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,总体来看,房地产市场挑战存在,但企业透过多种措施应对挑战,也维持了稳健的资产负债表。房价过高,房地产供给过大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市场已经有了止跌回稳的基础,市场惯性下行则需外力扭转。与此同时,商业地产尤其是购物中心的确处于向上重估周期,且和住宅开发周期并不同步。
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:
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困难局面所采取的四大手段。
手段一:又快又好去化新货,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冲低毛利存量项目,优化企业毛利率表现,同时也为企业持续优化现金流提供了坚实支撑;
手段二:多管齐下压降不良资产,企业既可以积极促成销售,也可以通过调整规划,退换土地等方式有效盘活;
手段三:尽全力提升资产经营能力,截至2025上半年,样本企业的开发业务收入较2023上半年的峰值水平下降14%,经营性业务收入则较2023上半年提升18%;
手段四:努力压降成本费用支出,2025上半年,样本企业销售费用较2023年高点下降10.7%,管理费用下降33.7%,企业员工人数较2021年高点下降10.1%。
开发企业仍面临存货、盈利和现金流压力。
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看,70大中城市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价格仍然处在下降通道,尤其是二季度以来,房价压力有所增加。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规模庞大的未出售物业不仅面临资产折损的风险,也面临去化变慢的压力。从现金流量表视角看,由于企业普遍压降开发规模,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减少,带动经营性净现金流出。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承压。
房价过高,房地产供给过大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总体来看,随着租金回报率渐趋合理,部分区域租金回报率已经接近3%,房价明显偏贵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龙头公司新开工已经下降到了高峰期的30%以下,在建面积已经下降到了高峰期的50%以下,新房供给过大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目前市场虽然供过于求,但主要表现为存量房供给过大,而存量房过量供给则是由于预期造成的。
三大外部因素有望扭转房价惯性下跌预期。
当然,市场仍在惯性下行的通道中,三个可能的外部因素有望扭转房价的惯性下跌。首先是政策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。其次是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。最后则是产业层面,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。
风险因素:
房地产企业继续计提资产减值,利润表承压的风险;部分经营性资产经营状况不佳网络配资,租金下行的风险。
广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